万亿商业航天新际遇|刘百奇:商业航天产业到了快速发展阶段

   2024-12-03 00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商业航天产业作为国家的一种战略新兴产业,已经到了一个要快速发展的阶段。一方面市场需求正逐步涌现,另一方面供给端的供给能力也逐步形成。”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百奇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

商业航天已成为推动空间信息产业发展、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力量。今年,商业航天也成为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一大关键词。

刘百奇作为工商业联合会界别政协委员,在今年北京两会期间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大对商业航天企业上市融资支持力度的提案》。他表示,对接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对于商业航天行业的长期发展来说至关重要。鉴于航天行业的特殊行业属性,建议给予商业航天企业上市融资更多的政策支持。

在刘百奇看来,如果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产业步伐,未来三年有可能实现火箭入轨回收,未来5年有可能实现多次重复使用。

商业航天盈利需要周期,建议扶持上市融资

贝壳财经:1月21日,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商业航天未来的机遇如何?

刘百奇:我认为商业航天产业作为国家的一种战略新兴产业,已经到了一个要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我们看到市场需求正逐步涌现,从通信、遥感、导航各方面都在涌现新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从供给端看,供给能力也逐步形成。越来越多商业航天公司的火箭卫星都已从过去的研发试验阶段,进入到了批量生产的阶段。所以,商业航天前景可期。

贝壳财经:为何带来《关于加大对商业航天企业上市融资支持力度的提案》,你认为商业航天企业在上市融资方面有哪些困难?

刘百奇:我的提案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商业航天产业具有“四高一长”的特点,即“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长周期”。这意味着商业航天产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很难盈利,需要周期。

另外一方面,从商业航天企业本身来说,大家基本已经完成了第一代产品的研制,开始形成稳定的、正向的现金流收入。这个情况下,我们的商业模式已经算是跑通了。目前我们想要登陆资本市场、想要上市,盈利仍然是个关键指标。这一定会延迟商业航天企业的上市进程,进而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研发与技术创新,产业的发展很有可能会落后。

我们希望政府可以出台一些积极的政策,放宽对一些指标的限制,支持商业航天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解决它长周期高投入的困难。

市场既需要大火箭,也需要小火箭

贝壳财经:如何看待民营火箭公司之间的竞争?

刘百奇:竞争有助于行业发展,如果这个行业没有了竞争,那么它就变成一个垄断行业,就不可能快速发展和进步,所以我们张开怀抱拥抱竞争。

关于液体火箭的垂直起降实验,其实星河动力已经完成了300米高度的垂直起降控制技术的研究。同时针对发动机的变推力技术以及火箭着陆的缓冲技术,我们也在进行技术攻关。我们现在走的路线是“先入轨后回收”,也就是说先把火箭送入轨道,一边做商业发射任务,一边做火箭回收,这样即使回收不成功,也不影响它的商业发射任务。

在技术突破上,我认为如果我们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产业步伐,未来三年有可能实现火箭入轨回收,即火箭把卫星送入轨道的同时,实现火箭一子级的垂直回收,未来五年,有可能实现一枚火箭的多次回收和重复使用。

贝壳财经:有观点认为许多商业航天公司的固体火箭相比“国家队”而言进步有限,你怎么看?

刘百奇:首先第一个观点就是市场既需要大火箭,也需要小火箭,小火箭面向小卫星小星座,大火箭面向大卫星大星座。对小型火箭来说,小型固体燃料火箭比小型液体燃料火箭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发射方便,这是为什么我们要做小型固体火箭的原因。

第二就是我们的固体火箭技术相对于体制内到底有没有技术进步?首先,我们的成本和现在体制内的所有固体火箭相比,大幅下降,同等重量的火箭运载系数也大幅提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积分购买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