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有信·老友季,搭建养老桥梁

   2025-01-02 00

用心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9月29日,中信银行《时光有信·老友季》养老金融系列活动北京站以直播形式落地,此次活动由中信银行APP、北京青年报同步直播,与北京大学教授、协和医院专家、养老金融专家,多方共同探讨以更多途径和方式,达成养老照护与生活的平衡。

北京市民政局2024年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达494.8万人,占比22.6%,已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31年,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当快节奏的北京不得不面对照护养老问题,如何在照护与生活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照护和被照护,都是必经之路

照护者和被照护者,是大部分人都需要面对的角色身份。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照护者”,照护母亲三年多,胡泳教授对“被照护者”的心理有了更多体悟。

“人类生命的两端都需要被照顾,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胡泳教授指出,婴幼儿时代没有父母的精心照顾,几乎没有长大成人的可能。同样,到了生命终末期这一端,没有人能够独自挺过,这就是生命过程原本的样子,老人要坦然接受照顾。胡教授指出,因为老龄化人口数量的不断攀升,我们已经到了需要构建一个照护型社会的阶段,以应对养老难题。

另外一条出路

成为照护者,是许多人计划之外的无可奈何。面对一场不会取得任何胜利的战争,照护者需要多一些选择和出路。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罗海莉女士,以客户的实际案例分享出发,指出对于需要老小兼顾的中年人来说,选择让长辈居家养老,保证营养均衡、专业化照顾并非易事。

在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应该有更多选择。专业机构可以为失能老人“助浴”、按摩,或者提供短期的“托管”照护;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应该提供更专业、更多样性,有更高品质的服务。让更多有专业知识的人和机构,及时介入对失能老人的日常照护,为受照护者和照护者提供另一种选择。这样不但能让失能老人获得更好的照顾,也能让照护者得到些许解放,兼顾生活和工作的更多层面。作为养老和医疗的基础,财富管理同样需要多一些规划和选择。罗海莉女士提出,更早、成体系化的财富规划,对品质养老至关重要。早在2019年,中信银行就联合中国老龄协会、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构建起养老金融服务先发优势。

中信银行面世的新书——《长寿时代,做自己人生的CFO》以小说体裁,以更轻松自在贴近生活的方式,讲述每个人生阶段要如何做财富规划、做哪些财富规划,中信银行陪伴不同年龄阶段客户建立财富规划意识。

更多人文关怀,更多尊重

有时能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在安慰。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李延峰看来,没有人文关怀的医生,不是一位好医生。对于老年病症的医治来说,更是如此。

以阿尔茨海默症为例,近30年来,阿尔茨海默症已经成为中国城乡居民中排名第五的死因。但放眼全球,该病的早筛和后期治疗,效果都不理想。减少社会对认知症的恐惧、偏见和歧视,对患者和照护者,都是极大的心理安慰和专业支持。

延峰主任表示,老年人睿智幽默,富有生活阅历,是需要也是值得尊重的。真正懂得尊重之后,再去理解老年人关于养老的选择会更顺畅。不强迫老人选择,允许老人以自己的意愿度过余生是对老人最大的尊重。对于年轻人,李延峰主任建议至少从中年开始就要正视未来老年身体的问题,从年轻时注重保养和锻炼身体,这样才能更好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

机构养老进行时

医疗资源集中,丰富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是专业机构的优势。2024年9月10日,《国务院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失能老年人照护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指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迈向全面推进阶段,未来将坚持多元参与,完善失能照护社会支持系统。

看向远方,是为了更好地活在当下。面对照护和工作生活平衡的重大课题,理解不同角色身份的选择差异,探讨更多可操作方案,给出更多财富规划选择,我们始终在路上。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积分购买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