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资相协调市场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2025-01-18 00

投资功能和融资功能是资本市场功能的一体两面,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今年以来,我国投融资相协调市场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从实现量的总体平衡、实现质的持续提升、实现权责的有效制衡三方面,进一步打牢投融资协调发展基础。

打通堵点

多措并举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在投资和融资之间找到平衡点,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关键是实现量的总体平衡。因而,分类施策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痛点,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从而进一步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成为今年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的重要一笔。

今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随后,多项相关举措陆续出台,“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持续完善,资本市场“长钱”资金池也不断充实。

9月,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着眼于“长钱更多、长钱更长、回报更优”的总体目标,落实三方面主要举措:一是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二是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支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稳健发展;三是着力完善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

10月,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正式启用,有望进一步吸引中长期资金,提升市场风险偏好。

“今年以来,相关举措的政策效果初步显现。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有助于引导长期资金入市,为市场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加强中长期资金入市,较好地协调了资本市场的投资和融资功能,优化资源配置,使资金更高效地流向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和项目,提高整体市场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市场波动,有助于增强资本市场的稳定性。

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实现资本市场“质的持续提升”的重要抓手。2024年以来,证监会先后出台“支持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措施,支持优质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

在“并购六条”发布即将满三个月之际,中国企业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进行并购布局的活力进一步激发,并购预案数量、规模均明显上涨,涉及行业多为电子、医药等科技创新领域。中国企业向新质生产力转型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据CVSource投中数据统计,今年1至11月,中国企业合计披露6653笔并购预案交易,同比上升17.38%;其中披露金额的有4886笔,合计金额为2560.35亿美元,同比上升40.01%。从行业来看,电子信息、医疗健康等领域并购交易数量和规模占比均位居各行业前列。

同时,上市公司在市值管理、公司治理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月15日,为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关注自身投资价值,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证监会制定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随后的12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

与此同时,证券交易所开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倡议,A股上市公司纷纷响应,制定并披露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并提出一系列针对性举措,优化公司治理,提高投资者回报。

此外,今年以来持续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强化发行上市全链条责任,同时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在增量和存量上实现对资本市场质的提升。

3月1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提出8项政策举措,全面从严加强对企业发行上市活动监管。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明确提出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包括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制度,提高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强化发行上市全链条责任等。

“应退尽退”的政策导向也进一步明确。新“国九条”提出,加大退市监管力度,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今年4月12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要求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逐步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

“监管机构围绕‘1+N’政策体系,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投资者保护、强化监管、壮大长期投资力量等方面持续发力,资本市场生态得到了显著优化。”星石投资副总经理方磊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效率,让优秀企业获得资金谋求发展的同时,投资者也能更加便捷地进行资产配置谋求合理收益。

“健全的资本市场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支持企业创新和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田利辉表示。

强化立体化追责

实现权责有效制衡

依法从严从重惩处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实现权责制衡,是维护资本市场秩序、有效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证监会加快构建综合惩防体系,开展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专项行动,强化立体化追责。

12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草案)》。会议强调,发挥好中介机构资本市场“看门人”作用,防止中介机构与发行人不当利益捆绑,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此前的7月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意见》明确提出,要严肃惩治欺诈发行股票债券行为,严厉打击系统性造假和配合造假,并提出要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督促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加强执业质量控制。

行政处罚是立体化追责的一环,刑事追责和民事赔偿也是立体化追责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证监会查办相关案件658件,罚没款金额11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特别是严肃查处了恒大地产、中核钛白等一些重要案件,形成有力震慑。

在方磊看来,未来资本市场建设将继续从投融资双侧发力,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持续完善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优化信息披露机制,保证投资者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行业信息和公司信息。二是加强监管机构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坚定有力地维护资本市场投资端的公平公正。三是由监管部门对市场波动情况进行更为密切的跟踪关注,在市场出现非理性波动或负向循环的时候出台相应政策或创新型金融工具,稳定市场信心。四是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标的出清,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田利辉表示,为破除信息不对称、融资成本高、投资优质产品少和市场流动性不足等当前制约投融资两端协调发展的梗阻,一方面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另一方面也需要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创新,及时修订和完善监管政策,确保政策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积分购买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