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提质 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2025-01-18 00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2025年,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如何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开年之际,本报推出“新年展望”系列报道,展望2025年经济发展形势和市场机遇。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国内需求主动力进一步增强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表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落实好存量政策,加力出台增量举措,着力推动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2025年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呈现形稳势升、结构优化、质效向好的态势,尤其是国内需求的主动力和新动能新优势的支撑力将进一步增强。

郭丽岩表示,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打出有力有效的政策“组合拳”,有利于对冲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和挖掘国内有效需求的潜能。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地方尤其是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同时,加强预期管理,协同推进政策实施和预期引导,提升政策引导力影响力。

“2025年首要任务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更加注重做强夯实国内大循环,这有利于增强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作用,稳定经济运行中枢。”郭丽岩表示,要加快推动“两重”建设,统筹用好各类建设资金,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特别是推动重大项目引入民间资本。做强夯实国内大循环,特别是要优化就业—收入分配—消费的循环机制,通过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持续提升消费意愿和能力。在消费能力提升基础上,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和优化服务,推动消费扩量提质增效。

郭丽岩表示,要更加依靠改革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改革攻坚。突出抓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指引更多企业向新而行、向绿转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先立后破’,做好建章立制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清理破除工作,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郭丽岩表示,各地方的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靠企业内生动力。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激发创新活力。

郭丽岩表示,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需要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活力动力。要把牢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落实好各项助企帮扶、稳岗增收政策,更加关注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好针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等就业支持计划,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释放内需潜能。把各项惠民生举措落实到位,让企业和居民感受到政策温度和效力,提振信心,铆足新一年的干劲。(经济日报记者 熊 丽)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价格总水平继续稳步修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时提出,注重目标引领,着力实现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表示,这表明,价格总水平目标在各项宏观政策考量中将继续保持较高关注度和较大权重,也意味着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要强化系统思维,加强对物价指标的监测、预警、评估,并与宏观调控各项工作协同联动,使物价成为着力提振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的晴雨表、信息窗。

2024年以来物价水平保持低位运行,1月份至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1%。庞溟认为,2025年,伴随着财政政策更为积极,特别是财政支出与资金使用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货币政策更多地把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作为坚持适度宽松立场的重要考量,更多地把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作为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匹配项,预计社会有效需求将稳步回暖。同时,各行业自律和良性竞争将得到强化,企业生产经营和盈利状况将进一步改善,投资效益在政府投资特别是“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带动下将进一步提升,房地产市场回稳态势有望从销售端逐步向投资端和施工端传导,经济内生增长动能将不断积聚增强,过去一段时间内物价水平保持低位运行的情况将有较大改观。

庞溟认为,从2025年全年看,在政策提质、加力、扩量、增效和经济供求关系更为均衡的基础上,物价中枢和价格总水平将继续稳步修复、温和回升,价格传导机制将更加顺畅通达。从分项来看,CPI同比增速或呈现前高后缓形态,PPI同比增速在负值区间震荡的幅度将收窄,CPI与PPI剪刀差将继续收敛,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将延续同比回升态势。

庞溟表示,从中长期趋势看,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的良好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没有变,这决定了供需条件将持续改善、物价将继续保持基本稳定并逐步回归到合理区间和扩张水平。(经济日报记者 熊 丽)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提高投资效益是关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看来,提高投资效益意味着2025年在保持必要的投资增速的同时,重心要落在提高投资效益上。这不仅包括投资的经济效益,还包括投资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要努力实现4个效益相统一。

王青表示,基建投资方面,2025年的一个重点是加大对“两重”建设的支持力度。“两重”项目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的重点任务,“补短板、增后劲”特征突出。其他基建投资方面,各级各部门应把钱花在有切实回报、能够夯实长远发展基础的地方。在传统基建项目趋于饱和的地区,新基建是一个发力点,重点是数字转型和绿色发展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当前,这方面的市场需求正在迅速增长,能壮大经济增长新动能,而且能更好地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

制造业投资方面,王青认为,2025年的一个重点是继续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持续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既能拉动投资增速,也能增加先进产能。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当前提高制造业投资效益,一个重点是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意味着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特别是在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过程中,各地要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要更多运用数字化、人工智能、绿色化等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阶段,房地产投资更要注重投资效益。王青认为,当前重点是要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2025年房地产投资的一个发力点是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长期来看,房地产投资要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以满足保障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为重点,优化供给结构,更多向市场提供绿色、智能、安全的好房子,在投资端助力构建以租售并举为核心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王青说。(经济日报记者 马春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新兴经济体研究室副主任李天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回顾2024年,我国对外贸易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中保持了稳定增长。这主要归因于我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加强同贸易伙伴之间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新兴经济体研究室副主任李天国表示,2025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我国将继续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从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层面与国际接轨,更深度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稳外贸是我国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是2025年重点任务之一。外贸连接国内外市场,是我国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比较优势的纽带,关乎产业发展和就业稳定。李天国表示,尤其在当下外部需求波动、贸易保护主义频现的情况下,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就是为国内经济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条件。

李天国表示,2025年我国对外贸易领域将有不少新亮点。第一,我国将依据自身发展节奏与改革步伐,主动放宽市场准入,拓展开放领域,加强与世界各国经贸往来,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地位。第二,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提质增效和扩大改革任务授权,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在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为外贸与外资发展开辟新路径。第三,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和绿色贸易将迎来更好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将加深与全球知名企业之间的相关业务合作,催生更多创新数字应用场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我国将积极对接高标准国际贸易规则,建立健全数字贸易治理体系,促进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我国也将积极参与高标准经贸协定绿色议题的谈判,拓展绿色低碳领域国际经贸合作,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和绿色贸易。第四,共建“一带一路”进入精耕细作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多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将落地生根,促进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协作,在市场、资本、技术等领域促成高水平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经济日报记者 冯其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消费市场将保持平稳增长

展望2025年,我国具有的超大规模市场、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随着各项重大部署逐步推进,促消费系列政策落实落细,消费增长基础将进一步夯实、潜力空间加快释放、更多的热点和增长点涌现,消费市场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表示,消费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大力提振消费”的系列部署,注重改善居民收入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而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解决消费后顾之忧,增强消费意愿;把握居民消费更多转向服务型消费、发展型消费的特征,扩消费和惠民生相结合,积极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促进文旅业发展,扩大服务消费,丰富优质消费供给,将进一步释放需求,提升消费层级。可以预期,2025年消费增长的基础将进一步夯实,促进消费市场持续回升向好。

同时,商品和服务消费的潜力空间将加快释放。陈丽芬表示,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汽车、家电、家居等重点商品销售向好。2025年进一步加力扩围将推动耐用品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根据乘联会预测,2024年我国汽车零售增速为6%,我国汽车消费还有较大增长空间。从服务消费方面看,2024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7.6%,人均交通费支出、文化娱乐支出增速分别达21.5%、16.3%,休闲服务消费需求旺盛。预计2025年服务消费将继续发挥拉动消费增长的主动力作用。

陈丽芬表示,新需求新科技也将催生更多消费热点和增长点。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不断升级,VR、AR在旅游、娱乐等领域进一步推广应用,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新科技、人工智能将成为推动新消费方式的关键力量。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以大健康、养老、保险、适老产品等为代表的银发消费将不断提升。“跟着演出、赛事去旅行”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旅游消费更加注重品质和体验,滑雪运动成为冬季旅游的新选择,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入境游消费将较快增长,旅游休闲消费需求多元化将更加明显。首发经济从首店经济拓展到首发、首秀、首展、首演等多个领域,将催生更多新产品、新业态、新品牌,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拓展新空间。(经济日报记者 冯其予)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智库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员鲍春雷:稳定企业经营带动更多就业

2024年,党中央、国务院持续出台系列稳经济稳就业政策措施,推动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市场需求和生产供给回暖,就业主要指标运行向好。

2025年,就业领域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智库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鲍春雷分析,稳增长、稳就业的压力仍然较大。同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就业保持总体稳定的支撑条件没有变。

鲍春雷认为,要在高质量发展中稳定和扩大就业机会,积极培育就业扩容提质新动能,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是要提高经济发展的就业带动力。强化就业优先评估机制,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重大生产力布局、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中,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创造高质量就业机会多的产业和企业。紧抓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等新经济发展机遇,完善产业发展和就业促进的支持政策,持续培育、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加大对中小企业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释放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阶段性政策并加大薄弱环节支持力度,通过扩大有效需求、提振市场信心、稳定企业经营带动更多就业。

二是要着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科学研判市场需求变化和人力资源发展趋势,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全方位、全链条加强劳动者就业能力培养。及时跟进就业领域的新变化,积极开发新的职业序列,合理调整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健全职业技能标准和培训体系,面向各个领域就业新机会培养合格技术技能人才。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合理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为技能人才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是要加强对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把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岗位开发、能力培养、观念引导、就业服务等系统支持其就业成才。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和脱贫劳动力的就业帮扶,不断拓展其就业增收空间,稳住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做好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服务,守住兜牢民生底线。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积分购买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