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未来产业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唐建国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2025年九大重点工作,其中提到“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等。
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人工智能发展处于领先地位。近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建国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是国内人工智能发展的策源地,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仍处于初始阶段,后续还有许多应用,具身智能将成为人工智能大模型下一个发展路径。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维城
北京是国内人工智能发展的策源地
新京报贝壳财经:相比2023年提出的“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到2024年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从发展到行动,以及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如何看这一表述的变化?
唐建国:“人工智能+”在2024年全国两会首次被提出,这是在“互联网+”基础上进一步聚焦方向,并在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人工智能+”互联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不是简单的词语变化,发展人工智能需要算力基础设施的支持,包括用于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的算力,应用过程中的推理算力,以及一系列高质量的数据集,通过学习提升算法的精准度,使其更加实用。
新京报贝壳财经:北京AI大模型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北京市针对AI大模型产业做了哪些工作?北京下一步如何部署“人工智能+”行动?
唐建国:北京是国内人工智能发展的策源地,拥有人才、科技、资本、场景和数据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例如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率先开展理论研究,代表性企业抖音、百度和快手都推出大模型产品,还有许多创新型中小企业,如智谱华章、月之暗面、百川智能都各具特色。2024年是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元年,无论是资本投入还是产业发展,都是非常关键、竞争激烈的一年。总体而言,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仍处于初始阶段,后续还有许多应用。例如在政务领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出了亦智大模型。
新京报贝壳财经:关于未来产业的发展,北京经信局如何适度引导资本,更耐心地对待新兴产业?
唐建国:北京市在全国创造了北京样板,北京市设立了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商业航天等产业领域的8只政府投资基金,新设初始规模达到1000亿元。8只政府投资基金基本上都是由财政资金支持,基金初始存续期达15年,体现出了政府投资基金加速培育长期耐心资本的特点;产业投资也有波动,当市场降温时,基金会及时填补市场缺位,发挥逆周期调节的作用;基金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投行模式,是支持北京未来产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举措,取得了很多成效。
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正朝着多模态方向发展
新京报贝壳财经:目前北京市机器人产业规模如何?各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如何分工?如何评价当前具身智能(或人形机器人)发展?
唐建国:北京市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在2024年发布了促进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政策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围绕人形机器人,包括大脑、小脑、本体等方面,将优势资源和发展方向有机组合,对外释放了非常明确的积极信号。各区发展方向有差异,有的偏向软体,有的偏向整机制造,未来产业空间很大,并非一个区能独立撑起。
天工平台正在不断迭代,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不仅需要自己发展,还需要形成大模型训练必不可少的数据集,朝着具身智能方向发展,灵魂与机体有机结合,需要在实验室进行测试验证。每年举办的世界机器人大会面向全球,需要整合资源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人工智能发展不断演进,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从语言领域突破,ChatGPT是大语言模型,正朝着多模态方向发展,称之多模态视觉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发展方向就是具身智能,具备人的智慧、感知世界、认识世界以及决策判断能力,具身智能将成为人工智能大模型下一个发展路径。在各种形态中都能具备智慧化能力,单一的智能被称为单体智能,未来还有群体智能,即一群不同样貌的机器人之间会进行操作和互动,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新京报贝壳财经:去年12月31日,《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表决通过,将于2025年4月1日施行。北京市未来如何构建高水平自动驾驶车辆测试管理体系?
唐建国:这是北京市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必然趋势,也是从示范试点进入依法开展产业的新阶段。条例体现了“发展”和“安全”两手抓,既兼顾当前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的需求,也为未来留出空间,重点在自动驾驶技术创新、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上路通行管理和安全保障等方面作出了规定,为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主体提供清晰、透明、可预期的制度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