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企业省时省力地享受好政策是今年多地政府工作报告关注的一个重点。比如,北京提出今年将完善企业“服务包”“服务管家”机制,河北将推动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免申即享,山西推广涉企政策“一站式”综合服务等。虽然方式各有不同,但本质上都是通过机制创新和数智化技术应用,集成打包精准投送惠企政策,让企业真正受益。
惠企政策未能惠企原因很多,其中被吐槽较多的是信息不对称和手续太复杂。有的政策宣讲不足,导致有需求的企业缺乏了解途径或理解有误。有的政策申报过程中,部门间缺乏配合,无法很好地共享信息,需要重复提交材料,多头跑、耗时长,影响企业申办积极性。为此,多地积极探索建立涉企政策落实协作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努力提供更多一站式服务,并通过“一键申报”、免申即享等方式最大化减少企业享受政策红利的成本。今年多地政府工作报告对惠企政策精准投送问题的重视,折射出各地服务理念和数字化管理水平的普遍提升,必将更加有效有力地帮助企业稳定生产、解决困难、提振信心。
近年来,我国根据实际需要,科学制定、及时出台了系列惠企助企好政策。尤其是当下,一揽子增量政策正在持续落地落实。把好政策及时送到企业手中,既是广大经营主体所盼,也是确保宏观调控精准有效、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所需。
精准投送惠企政策,要从全局着眼,系统发力,讲求实效。
要在政策制定的环节便考量如何更好更快把政策送达企业。政策落实是政策本身的一部分,抓落实就是抓政策的生命线,只有把二者紧密结合,才能从源头上避免重制定轻执行。要进一步提高政策易读性,尤其是新出台的惠企政策力求通俗易懂、便于把握。
要明确责任分工、细化任务流程。充分发挥数智化服务平台效能,持续提升部门间信息共享利用水平,实现更多惠企政策“一站获取”“一键享受”。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推出更多智能化服务场景,避免“花架子”,减少重复建设,努力做到小成本办大事、大数据办好事。
总之,要提高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的“共情力”。只有在各个环节站在企业角度设身处地多想一些、早想一点,充分了解企业需求、吸收企业建议,才能确保惠企政策有准度、力度和温度,真正帮助企业纾困减负、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