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完善创业板“三创”“四新”判断标准

   2022-08-19 200

近日,深交所组织召开保荐机构工作座谈会。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总结提炼实践中创业板定位审核经验,研究完善创业板“三创”“四新”的判断标准,更好坚守板块定位,严把市场入口关,从源头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进一步加强审核能力建设,突出审核问询的针对性和重大性,持续提升审核的质量和效率。

高效推进受理审核工作

会上,深交所围绕如何进一步坚守好创业板定位、提高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优化创业板发行上市审核、把好上市企业入口质量关等方面,介绍了近期相关工作进展,并与保荐机构深入交流。来自17家保荐机构的投行相关业务负责人通过现场或视频连线的方式参会,对如何在审核中把握好创业板定位、进一步提高创业板审核质量和效率、继续推进“开门办审核”,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以来,深交所按照注册制改革“三原则”要求,坚守创业板定位,高效推进受理审核工作,新增上市公司超过300家,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市场认可度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和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市场参与各方获得感显著提升,改革整体效果良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安信证券副总裁廖笑非表示,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以来,审核标准和审核流程不断明确,透明度大幅提升,增强了企业和保荐机构对发行审核工作的可预期性。具体到业务操作层面,这不仅有助于保荐机构明确重点推荐哪些企业、时间进度及节奏如何把控,也有利于做好预期管理并拓展业务。

深交所“开门办审核”的理念也提升了创业板的吸引力。“虽然近期因为申报创业板IPO企业数量增加导致审核周期略有延长,但并没有影响企业申报创业板的热情,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创业板吸引力正持续增强。”廖笑非说。

坚持“开门办审核”

改革无止境。座谈会上,与会代表表示,试点注册制改革以来,经过共同努力,保荐机构内控水平和业务质量总体有所提升,但面对注册制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面对创业板建设的现实需要,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要进一步理解注册制改革系统性特征,履行好“第一看门人”主体责任,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首先,在前端把好保荐企业质量关。保荐机构需要牢固树立质量优先的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板块定位,帮助企业固本培基,推荐规范运作、符合创业板定位的企业上市融资。

其次,压实投行三道防线职责。充分发挥投行项目组、质控、内核的作用,通过独立、专业、扎实的工作基础,切实承担起核查把关责任,加强内部质量控制,防止“带病申报”。

再次,不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切实落实《关于注册制下提高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的指导意见》相关要求,减少冗余、模版化、晦涩难懂的信息披露,进一步提高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可读性,提升审核问询回复质量。

此外,守牢廉洁从业底线。健全发行人、中介机构廉洁从业内部管理机制,严格执行证券行业廉洁从业有关规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生态。

深交所就创业板注册制审核进一步明确预期。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建设好创业板,为实现高水平科技创新、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深交所将推进“开门办审核”,进一步畅通与市场主体的沟通交流渠道,总结提炼并公开审核标准,巩固创业板发行上市审核公开透明、预期明确等成效。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积分购买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