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乡村金融服务系统化

   2022-12-13 4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金融业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如何进一步提升金融创新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

专家们认为,金融系统各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突出重点、加强保障,把支持乡村振兴放在重要的位置来谋划推动;从构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数字金融作用等多方面发力。

大型银行发挥“头雁”作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中国银保监会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以来银行业保险业不断提高“三农”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均衡性。截至今年10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共48.54万亿元,同比增长13.66%,超过各项贷款平均增速3.16个百分点。

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大型银行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头雁”作用。中国建设银行乡村振兴金融部总经理吴敏介绍,近年来,建行始终突出国有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践行“科技、普惠、共享”理念,深入开展新金融实践,初步构建了独具特色、有辨识度的“裕农服务体系”,形成了涵盖产品、平台、场景、客户的“乡村金融生态圈”。

“农业银行坚持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全行业务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为目标,‘三农’领域贷款余额从2012年末的2万亿元,跃升至今年10月末的7.2万亿元。”中国农业银行行长付万军近日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介绍。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徐一丁表示,农发行坚守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特别是今年以来,农发行加快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累计投放各项贷款2.38万亿元,净增1.07万亿元,切实发挥了政策性银行跨周期、逆周期的调节作用,为守住‘三农’基本盘和稳住经济大盘作出了积极贡献。”徐一丁说,未来,农发行将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和本质要求,持续加大服务“三农”力度。

今年年初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强调了“两条底线”,即围绕金融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另外,从确保涉农金融投入稳定增长、优化涉农金融供给体制机制、聚焦服务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增强保险功能作用、强化农村金融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工作举措。

据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监管明确要求各家银行单列涉农和普惠型涉农信贷计划,努力实现同口径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增长。要督促实现13个粮食主产省份各产粮大县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增长;832个脱贫县各项贷款余额、农业保险保额持续增长;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加强对农业产业发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等重点项目的信贷保险服务等。

下一步,金融如何更好服务乡村振兴?付万军认为,要坚持把服务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坚持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

吴敏认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要坚守“与农村更近,与农民更亲”的初心,做到“容易贷、便宜贷”,实现信息汇合、要素聚合、服务综合、经济撮合。他表示,建设银行未来将继续在发展中保持理性,在挑战中增强信心,在探索中丰富实践,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

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三农金融处处长邱艳芳表示,监管将继续推动银行保险机构结合农业农村特点来创新服务产品和服务的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更高质量的金融供给。

创新产品破解抵押物难题

“银行这个服务把土地变‘活’了,农民们不用为没有抵押担保犯愁了。”山东德州市夏津县国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志国告诉记者,不久前,在秋收秋种的关键时期,国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收到了恒丰银行发放的150万元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解了农民们的燃眉之急。

据恒丰银行德州分行负责人介绍,该合作社主要从事粮食种植,近年来随着流转土地规模不断扩大,运营成本不断增长。银行业务员在走访中了解情况后,主动与合作社商讨解决办法,针对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专项扶持政策,提供了“好粮快贷—粮食规模种植贷”产品。针对合作社因抵押物不足难以获得贷款的痛点,银行结合其经营特点,采用土地经营权抵押的方式,并通过打造线上产融平台,实现了合作社与托管服务商、粮食收购商等主体的有效衔接。

“好粮快贷—粮食规模种植贷”产品是恒丰银行探索信誉村贷款模式的重点产品之一。该业务目前已为山东德州、菏泽、济宁等地多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批复贷款4000万元,成为当地助力规模化种植,稳定粮食主产区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有效支撑。

为破解农民抵押物缺乏等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中的难题,广发银行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广东省内17家分行及有关二级分行、异地支行召开两场专题调研会,现场交流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经验做法,针对性解决回应分行业务需求,共同研究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新模式。出台了《广发银行小微客群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林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服务方案》,进一步规范两权抵押贷款业务,加大对“三农”有效支持。同时,鼓励各分行充分挖掘乡村区域化需求,仅2022年上半年广发银行各分支机构制订的特色涉农产品专案就有53个。

记者从光大银行获悉,光大银行无锡分行今年为当地一家企业投放了首笔林权抵押贷款,实现了林权抵押担保方式的创新,在此过程中探索破解了林业评估、林业保险、不动产抵押登记等一系列难题,帮助企业将林业资源变成金融资产,有效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题。

当前,乡村振兴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据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分析,我国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积极探索通过土地流转募集资金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农村金融发展仍普遍滞后,农业主体仍存在融资困难等问题,需要深化改革创新力度,综合施策。

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专家认为,要更好发挥金融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必须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适度竞争、有序创新、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持续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提升涉农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支农能力,显著提升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表示,近几年农村金融体系起到降低成本、分担风险、扩大覆盖、严格监管的政策效果,为完善健全农业农村的支持体系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下一步,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健全方面,可瞄准精准化、市场化、法治化、系统化持续发力。

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李敬辉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建议,从四方面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以高质量的金融工作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一是聚焦重点地区,加大支持脱贫地区力度;二是聚焦全产业链和龙头带动,助力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三是聚焦到人到户,充分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四是聚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积极为乡村建设引入金融活水。

“数字科技已深入田间地头,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产生的信息可以为更多的服务所使用,在金融系统服务乡村振兴方面潜力巨大。”百度副总裁李硕认为,通过金融科技+农业数字化双轮驱动,能够形成需求有洞察、服务有响应、能落地的良性循环。未来,通过坚持融合创新,不断完善技术、金融、人才体系,能够推动金融科技与农业科技的深入落地。

陈卫东建议,需从财政、金融、碳汇、土地、社会资本等多个方面筹措乡村振兴资金。财政方面,加大公共财政资金支持。利用好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推动乡村振兴专项债规模扩大,推动乡村振兴债与其他主题类信用债有机结合。金融方面,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构建农业主体、政策性保险、国家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基金三级风险管理体系,对农业脆弱性进行补充。碳汇方面,加快发展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将农村作物的绿色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土地方面,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乡村振兴比例。用好土地增减跨省调节和流转机制,为乡村振兴募集更多资金。社会资本方面,进一步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农村自有资金,积极发展村社内置金融,激活农村金融自循环。

专家还建议,要考虑各地的发展差异,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国社科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耀认为,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难点在西部地区,希望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在强化原有政策落地的基础上兼顾区域间资源配置的均衡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积分购买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