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提质升级之路如何走

   2023-04-12 320

夜幕下的四川阆中古城光影璀璨,以南津关古镇、嘉陵江江面为舞台,不同主题的场景接续变幻,呈现出一幅鲜活的“蜀味”画卷;在北京,亮马河游船旅游开启首航,夜色中划出一道光影闪耀的风景线;在安徽黄山,徽州古城非遗夜市、宏村花灯会等丰富多彩的夜经济消费场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从传统的吃、购,到夜游、夜娱、夜宿……随着各地消费逐渐复苏,夜间消费的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也不断涌现,城市经济活力进一步迸发。夜经济为何具有如此吸引力?提质升级之路如何走?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调研。

点亮城市夜空 消费之力如何激活

“前面排号的还有142桌,两位需要在外面等一等。”3月底,北京簋街夜色初显,刚下班的陈先生和朋友看着餐馆门前的长队,还是决定排个号碰碰运气。这条热闹的大街交织着食物的香味、炽热的铁板碰撞的声音、来往行人的交谈声,在暖黄的街灯、红色霓虹招牌下,排队的人们让夜晚的街道变得忙碌、喧闹。

“里面位置满了,打包可以吗?”距离排队人群不远处的一家章鱼烧小店的店员正在招待客人,这家店铺不大,生意却很好,很多顾客正在排队购买,“周末顾客会更多,一般晚上卖得最好,能占一天营业额的百分之六七十。”记者来到另一家餐馆时,店里也坐满了顾客。“晚上顾客最多,从元旦、春节之后,来这里吃饭排队的人也变多了,一般一晚上可以接待200桌客人。”店员告诉记者。

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地消费复苏回暖,夜经济恢复活力,烟火气又回来了。在全国各地,像北京簋街这样,以夜间消费为吸引点的商业街还有很多。陕西西安的大唐不夜城、永兴坊,海南三亚的亿恒主题夜市、解放路步行街,湖南长沙的四方坪夜市、德思勤夜市……一条条极具烟火气的街道,一个个光影璀璨的景点,不仅是当地市民夜晚逛街休闲的好去处,也成为吸引各地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在山东济南,“网红”商业街宽厚里是00后小伙成政儒和女友经常逛街的地方,年轻的情侣们是这里夜消费的主力军。即使没到周末,宽厚里也人头攒动,很多店已经排起了长队。

“白天工作忙,我们只有晚上有机会出来在周围逛逛玩玩,很喜欢这种热热闹闹的氛围。”成政儒一边排队,一边向记者介绍,“我们的夜生活不止吃吃喝喝,看个电影、撸个猫、听听街头艺人唱歌都是打发夜晚时光的好办法。”对于像成政儒这样的年轻人,享受夜晚灯光下区别于白天的休闲时刻,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夜经济的火热势头,展现出经济发展的活力。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夜间经济规模突破30万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5.0%,2022年预计突破40万亿元。

作为目前正在成长中的新消费热点,夜经济的吸引力来自哪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中国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黄苏萍告诉记者,夜间消费带来的服务升级满足了人们休闲娱乐与社交的需求。随着城市化水平提升,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日间繁忙的工作所带来的疲惫感需要夜间的休闲来缓解,同时夜间消费也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社交场所与活动。夜消费的出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尤其是迎合了年轻人的消费心理,成为其追求精神享受的重要途径,年轻人也成为夜消费的中坚力量。

黄苏萍表示,夜经济的出现有其必然性。现代科技的日新月 异推动夜经济的呈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声光电等资源的充分应用,减少了夜间对人们消费以及休闲娱乐活动的制约,提升了夜间消费活动的体验感与氛围感。夜经济代表了一种新的消费取向,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消费吸引力。

守住夜间烟火 助力之策怎样护航

春季到来,气温转暖,前往甘肃敦煌的游客正在不断增加。白天,在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等景点,来自各地的游客观览文化古迹,骑乘骆驼体验沙漠风光。随着夜幕降临,敦煌夜市等特色街区开始热闹起来。升级特色街区、优化调整消费业态等一系列举措,使敦煌的夜市成为游客全面感受当地民俗风情、品尝特色小吃的好去处。

极具特色的敦煌夜经济,不仅丰富了当地旅游业态,也激发了消费活力。“最近游客变多了”,是很多夜市商户的感受。一个经营干果生意的商户告诉记者:“很多来敦煌的游客都会选择晚上逛夜市,买一些当地特产。在我家摊位上,黑枸杞、吊干杏都很畅销,从春节到现在生意越来越好了。”

近年来,一系列政策出台,有力推动了夜间经济的发展。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鼓励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与文化、旅游、休闲等紧密结合,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开设深夜营业专区、24小时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饮街区。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大投入,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集聚区,完善夜间交通、安全、环境等配套措施,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去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全面促进文化消费,加快发展新型文化消费模式,发展夜间经济。

今年以来,各地也陆续推出针对当地特色,鼓励夜经济发展的政策。北京拟于近期对全市“夜京城”特色消费地标、融合消费打卡地、品质消费生活圈进行动态评估;上海提出将出台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编制特色街区和海派特色小店发展指引;陕西西安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创建不少于10个夜间消费聚集区。

“夜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及市民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黄苏萍表示,夜经济能够有效增强城市发展活力,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在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方面,夜经济的发展能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城市形象与竞争力;在提升城市的创新创业氛围方面,夜经济能够增加城市就业机会,提高从业人员收入。

“夜经济+文创”“夜经济+非遗”……在各地政策有力支持下,夜间经济形态更为多样。在湖南长沙,潮宗街融合了咖啡、民宿、轻餐、书店、密室逃脱等多种业态,夜间经营门店超70家,从业人员近400人;山西太原十字街上,晋剧、绛笔、漏鱼儿、晋祠元宵等特色文化和美食吸引了不少消费者,300余家商户夜间依旧开门营业,叫卖声声传城外,街头处处有烟火;广东佛山南海区桂城街道千灯湖片区,国潮音乐节、户外影像嘉年华、草地音乐节等夜游活动让人们体验到“越夜越精彩”的夜生活。

杜绝千篇一律 提质之路如何布局

一群年轻人、一个飞盘、一块夜间开放的场地……夜幕下,绿茵场被四周的灯光照亮,阵阵欢呼和笑声不时响起。下班后到凌晨的这段时间里,在北京、杭州、西安等多地,飞盘运动点燃了人们的热情,已经成为近期最受年轻人追捧的夜间活动之一。

随着夜间健身运动逐渐风靡,在北京、河南新乡、黑龙江哈尔滨、四川成都等多地,一批球场延长营业时间至夜间,吸引了众多热爱运动的年轻人。

“星光球场”只是近年来夜经济新模式的缩影。灯光秀、24小时图书馆、露营……越来越多样的消费形式,迎合了近期人们对健康生活、沉浸体验、潮流文化等消费的新需求,丰富了人们的夜间生活。

艾媒咨询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与传统夜间消费模式不同,现阶段的夜间消费开始从传统模式走向新型模式——消费品质得到提升,从传统的夜市、地摊向商圈发展;消费内容发生一定变化,从传统的酒吧、KTV向文体消费发展,例如自行车、飞盘、露营等新的休闲方式兴起;消费渠道发生一定变化,传统的夜间消费更多是线下购物,而发展到当前阶段,线上购物、打赏等消费内容也成为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

然而,我国夜经济目前仍处在发展初期。许多游客认为,各地步行街也存在着景观布置千篇一律、具有地方特色的体验项目不足、夜市商品质量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亟待加快提质升级。

如何走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夜经济模式,有效破解夜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同质化问题?黄苏萍建议,要深入挖掘城市历史中的独特文化元素,并根据地方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景观特征,打造独特的经济聚集区,体现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彰显现代时尚感;要将特色民俗元素融入夜经济的活动设计,打造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活动品牌,同时引导本土老字号品牌企业积极参与,打造一批体现本土特色的文创纪念产品,提高服务品质与吸引力。

“要推动夜经济与当地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夜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黄苏萍表示,夜经济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娱消费场景,增加游客的参与感与互动感。要增强景区、文化场所的夜游产品供给力度,适当延长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等文化类活动场所的营业时间,推出沉浸式的夜游观影、展览活动。同时,与传统的旅游路线结合,鼓励主题公园、营地等旅游接待场所推出夜游路线,提供更加丰富的夜游活动。

除了线下消费,随着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线上的夜间消费也成为新趋势。调研数据显示,65.7%的消费者会通过线上渠道进行夜间消费,包括线上点外卖,看剧、刷短视频、玩游戏等夜间线上文娱活动。

“全方位推动夜间消费,不仅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有效拓展夜经济的消费空间。”黄苏萍说。

链接

文化和旅游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全国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客流量5212.2万人次,平均每个聚集区每夜3.06万人次。

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00后(新生代)消费群体逐步成为中国夜间消费的主体。新生代夜间外出就餐一周2-3次的占比为34.5%。

青年在疫情期间夜间外出文娱活动项目主要为运动健身,占比48.3%;其次是聚会逛街,占比44.4%。

夜间时段购物已发展成常态,头部电商平台夜间时段活跃用户占比均在60%以上。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积分购买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