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浇灌三农沃土 乡村“心”事变新事

   2023-10-19 560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对蒌蒿(亦名芦蒿)长满于河滩、一派欣欣向荣景象的有感而发。

如今,位于淮河之滨的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新村镇,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将芦蒿做成了一条产业链,让千家万户品尝到了这一美味。从芦蒿菜,到芦蒿酱,再到芦蒿茶,在芦蒿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品牌化管理的各环节背后,是金融助力的身影。

这个安徽小镇的变化,也是近年来“金融活水”滴灌“三农沃土”的侧影。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兵分多路到安徽、江苏、浙江等地调研,走上田埂,走进工厂,希望通过多个样本来探究金融之水沃灌乡村田野的新路子。

  从“解决钱”到“化解风险”

“芦蒿的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在新村镇的“直播间”里,一位戴眼镜的男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位带着乡音、略显羞涩的大哥,名叫张亮,他是一位农产品“主播”。他的另一个身份是阜南县新村镇党委书记,今年是他为当地芦蒿产业奔走的第13个年头,“芦蒿书记”的昵称由此而来。

张亮告诉记者,一年中他最操心两件事:一个是种得好,一个是卖得好,“不能只做一产(种植环节),还要做二产(加工环节),更要延伸至三产(销售流通环节)。只有一、二、三产融合,乡村振兴才能走得远,走得稳”。

位于阜南县西北部的新村镇,有种植芦蒿的传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当地的芦蒿种植面积一度发展到了万亩规模。但后期因小户经营、粗放管理、品种繁杂等因素制约,到2010年前后芦蒿种植面积一度萎缩至百亩上下。

规模大幅萎缩,问题出在哪里?“主要是缺资金的难题。”当地一位种植户给记者摊开了一本账,讲了从种植到销售总共需要投入多少资金。“种子、化肥、大棚、人工、租金,这一亩芦蒿种下来,成本高达上万元。”显然,单凭当地农信社的贷款资金,难以把产业做大,多年来张亮带着乡亲一直在寻找银行等更多支持。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听到了农户们对资金的迫切需求。“如果碰到恶劣的自然灾害,大棚塌了怎么办”“想让芦蒿走进大型商超,商超和我们约定的结算账期通常是1到3个月,账期内的流转资金需求高达上千万元”……

面对这些现实问题,为找到一条产业扶贫的路子,2015年新村镇深入调研,四处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机会。在一次乡村振兴培训会上,这件事情出现了一些转机。

“张亮和当时的平安产险阜阳中心支公司负责人温晓东是在同一个培训班上认识的。这些基层干部一心带着乡亲们搞产业、搞乡村振兴,十几年如一日,很难不令人动容。而公司当时响应政府号召,大力推广综合金融三下乡,所以一拍即合。”平安产险阜阳中心支公司副总经理陈洪伟回忆道。

在多次前往新村镇实地调研后,平安产险阜阳中心支公司发现,新村镇缺的不只是钱。“一是,随着芦蒿种植规模的不断壮大,在种植前端的风险相对比较高。二是,芦蒿销售端的价格波动起伏较大。”陈洪伟介绍说,2022年5月,中国平安与新村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新村镇的几大需求点,集结公司在阜阳的6家公司——产险、寿险、养老险、银行、普惠、证券,对芦蒿产业的一、二、三产进行全面对接帮扶。

在农业种植环节,平安产险在新村镇芦蒿基地落地了320亩芦蒿产业综合保险,为新村芦蒿提供芦蒿种植保险、大棚设施企财保险、价格指数保险等保障,提供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量风险覆盖;同时,平安银行还为当地农户定制开发了芦蒿产业惠农贷,通过专项额度,以种植面积、历史数据作为收入依据,授信支持种植农户,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平安银行阜阳分行客户经理刘宸曦告诉记者,目前芦蒿产业惠农贷已经获批专项额度2000万元,正在向种植户进行推广。

种植芦蒿,田间地头卖,销售半径有限,不像个产业,价格也容易被线下批发市场“牵着鼻子走”——今天定价10元就10元,第二天说定2元就2元,没有主动权。因此,新村镇在加工生产环节,积极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成功引进了安徽省红意芦蒿开发有限公司、米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芦蒿深加工企业,在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同时,推动芦蒿进军中高端市场。

米珞农业科技创始人王大伟是阜南县本地人,早年在南京做净菜加工生意,去年带着返乡创业的想法回到新村镇。“我们将农户采摘来的新鲜芦蒿分拣、称重、抽真空打包、贴标后,通过统一冷链物流车运往不同省份的各大商超。”王大伟告诉记者,在加工环节,在每一小包芦蒿的包装产品标签上都印有一个溯源二维码,消费者购买后,用手机一扫,就能看到这包芦蒿从哪里长出来的,在哪里加工的,又是如何运输的,真正让消费者“买得放心”。这是通过平安产险提供的溯源保险服务实现的。

针对销售流通环节,平安产险还在“平安好车主App”上架芦蒿、芦蒿酱等产品,通过超1.7亿手机端用户导流协销,同时组织线上协销带货活动,助力芦蒿产品销售。

多产并行的思路,金融“组合拳”的助力,一株小小的芦蒿,蕴藏着乡村振兴的巨大能量。一组数据能直观地体现新村镇芦蒿产业振兴的景象:目前,全镇芦蒿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芦蒿总产量超过3.2万吨,年产值突破3亿元,每年为全镇群众人均增收6000元,工商注册涉农经营主体800余家,全镇形成了年轻人创业、老年人就业的氛围。

  从“不敢贷”到“主动贷”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资金需求巨大。如何引导更多金融资本投向乡村振兴领域?关键在于发挥政策指挥棒的作用。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基金。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社会投入联动机制,鼓励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打捆打包按规定由市场经营主体实施,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农业农村。同时,用好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化存款准备金、差异化金融监管和考核评估等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增加乡村振兴相关领域贷款投放,重点保障粮食安全信贷资金需求。引导信贷担保业务向农业农村领域倾斜,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加强农业信用信息共享。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农作用,优化“保险+期货”。

政策明确了,但金融之水要真正抵达目的地,中间还有不少“硬梗阻”。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的现实情况是,在涉农金融领域,一直存在“两头难”问题:一头是农民贷款难、贷款贵;一头是金融机构不敢贷、不愿贷。

长江三角洲的东端长江口处,河汊纵横交织。“我不是本地人,土地都是租的,没有抵押物,就贷不到更多资金。”上海市崇明区的农户刘大哥惆怅不已,因为他的抵押资产不足、审批条件不达标,他能贷到的款项金额并不高。

春耕是大多数农户一年之中最缺资金的时候。浙江省绍兴市的种粮大户范师傅,站在田埂上犯了愁。“不能贷到款,我就买不了农机具,260亩农田只能被迫抛荒。”

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农业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大部分农业的特点是“产量靠天气、价格看市场”,因此,金融在支持乡村振兴过程中,普遍面临农户抵押物缺乏、风险大等两大痛点。

出于风险和收益考量,金融机构“惧贷”“惜贷”时有发生。“不是不想贷,而是不敢贷。”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不愿贷、不敢贷怎么办?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涉农金融服务,正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合作。不少地区正汇聚政府、银行、担保、保险等多方合力,统筹政策资源、市场资源与金融资源,合力破解“硬梗阻”,让银行从“不敢贷”转向“主动贷”,让“金融活水”流向广大乡村。

比如,针对信息不对称、农业企业信用识别难的问题,建设银行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评定“信用村”,为农户建立信用档案;瑞丰银行想方设法创新林权、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抵质押贷款,整合基层治理大数据等。不少市级、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全面摸排,建立动态“白名单”,有效减少银行获客成本。

又如,平安银行针对阜阳县新村镇芦蒿产业,通过深入农户调研,了解到农户因缺乏抵押物和体现经营的客观数据而难以获得银行融资,且农户在金融资产合理配置和风险防控能力方面较薄弱。基于此,平安银行为芦蒿种植户定制了差异化授信政策,突破传统授信产品框架,扩大资产认定范围。放款之后,还会定期进行贷后管理,指导农户做好经营数据管理,为日后再申请放贷做好增信准备;同时为农户提供金融知识普及等服务。

业内更希望打破金融机构之间的壁垒。“建议银行和保险机构打通壁垒,可以共用一个智慧养殖平台或系统、实现对养殖场等远程可视化监控和管理智慧化,从而可以完成保后监测、贷后管理及跟踪回访等。”马上消费技术总监高砚说,一方面农场经营者可以降低养殖风险,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和保险风险。

政策的引导、业界的创新,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数据显示,在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下,今年以来我国涉农贷款余额持续保持较快增速,普惠型涉农贷款平均利率继续降低。

截至7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54.65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5.68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农户贷款余额16.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均高于7月末全部人民币贷款增速。近年来,涉农融资的成本持续降低。今年上半年,普惠型涉农贷款平均利率为5.5%,相比5年前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

  从“好价钱”到“好品牌”

在新村镇的芦蒿大棚旁,记者看到一块长2米、宽1.5米的“阜南县新村芦蒿产业简介”展示牌上,清晰地标注着发展芦蒿产业的六项举措,其中第三条和第四条分别是重视品牌塑造和持续开拓创新。

稳住销量、卖个好价的同时,新村镇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大家一看到芦蒿,就想到新村的品牌。

在米珞农业科技厂房旁的会议室内,参与调研的新村镇政府、平安产险及平安银行当地分支机构、米珞农业科技、红意芦蒿开发的相关负责人就“新村芦蒿”的现状与未来深入交流。交流中,记者能强烈感受到,这位“芦蒿书记”迫切希望做优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让“新村芦蒿”品牌更响、价值更高。

在张亮看来,要想唱响“新村芦蒿”品牌,必须不停地创新。

为高起点、高质量推动芦蒿产业发展,新村镇聘请中国农业大学专家编制“本草芦蒿、康养小镇”规划,定位引领发展。围绕芦蒿产业发展,新村镇编制储备了几十亿元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预留非粮种植区三万亩,为芦蒿产业留足发展空间。

同时,新村芦蒿产业坚持把做强品质作为最核心的竞争力,从品种研发、生产种植、品牌创建等多个环节共同发力,确保种出绿色健康、品类丰富、市场认可的高品质芦蒿,让“新村芦蒿”走出阜阳、奔向全国、走出国门。为培优芦蒿品种,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扬州大学等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围绕农光互补、芦蒿种植、芦蒿衍生品开发等进行试验创新,在原有品种基础上,又开发出了多个品种。

为推广技术,新村镇每年还免费开设为期15天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邀请安徽农业大学、阜阳师范大学、阜阳农业学校、阜阳农研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来授课,通过“理论指导+实践教学”,让村民掌握芦蒿种植技术。同时,专门成立芦蒿种植协会,组建技术员服务队伍,统一种植技术、统一田间管理、统一质量监测,对农户实行全程化服务。今年5月,平安银行还聘请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农业专家,对农户开展“线下+线上”相结合的专业指导培训,助力新村镇培育芦蒿产业致富带头人。

去年3月,新村镇利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优势,成立“安徽新村芦蒿有限公司”国有平台公司,与相关合作企业,组建各个专业公司,对“新村芦蒿”国家地标品牌实施现代化运营管理,力争打造成一、二、三产融合的芦蒿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在张亮的心中,新村镇将是一个以芦蒿产业为引领,以康养文化为主线,以田、村、水特色空间为载体,集精品农业生产、康养休闲体验、教育科普传承、田园小镇宜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业鲜明、田园秀美、城乡融合的全国(安徽)本草蒿特色小镇。

从新村镇返程阜阳的路上,记者看到,通过最新嫁接技术培育而成的“树状”月季花开满道路两侧。相信在“金融活水”的浇灌下,在农村基层干部的努力下,越来越多乡镇将会走出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乡亲们的钱袋子也会越来越鼓。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积分购买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