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新电池法》设下“碳门槛” 中国动力电池出口迎新挑战

   2023-10-21 740

我国外贸出口“新三样”中的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未来进入欧洲市场将迎来新挑战。

上月,《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以下简称《新电池法》)生效。根据《新电池法》,自2024年7月起,动力电池以及工业电池必须申报产品碳足迹,到2027年7月要达到相关碳足迹的限制要求。

“欧盟成为全球首个将碳足迹作为产品强制性要求的区域组织,对我国电池出海将有深远影响。”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回收利用委员会秘书长杨林认为。

首次将碳足迹纳入强制性要求

2020年12月,欧盟委员会提出电池监管提案,历经三年的立法过程,如今,欧盟《新电池法》正式生效。

新法规要求容量超过2KWh(千瓦时)的可充电工业电池、LMT电池(轻型运输工具电池)和EV电池(动力锂电池)必须提供碳足迹声明和标签。企业需根据相关标准收集并计算每一个生命周期阶段的碳排放数据,包括上游原材料、产品生产、运输、报废和回收。

《新电池法》还提出了电池护照的要求,首次引入电池标签、数字护照的信息披露要求,涵盖电池容量、性能、用途、化学成分、可回收材料等信息。

在电池回收方面,《新电池法》设定了动力电池最低回收率及材料回收目标,规定企业要对生产或使用的电池进行回收利用,并规定了具体的比例及时间节点,涉及企业要对材料回收技术及生产技术进行改进等。

“碳门槛”倒逼企业技术升级

在新能源浪潮下,中国企业在动力电池领域强势崛起。

韩国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为304.3GWh(吉瓦时),在前十名榜单中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占据六席,总市场占有率为62.6%。过去4年,中国在欧洲的动力电池装机占比持续提升,2019年至2022年分别为11.8%、16.8%、22.6%、34%。

如今,欧盟率先给电池设下“碳门槛”,对于中国企业将带来哪些影响?杨林分析,欧盟将指定认可和认证机构,不认可其他国家和组织的碳足迹标准、报告、认证等,碳足迹审核规定将增加我国企业成本。同时,碳足迹合规审核时间的长短,也对企业有较大影响。此外,我国电池企业进行零碳工厂布局,要面临较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还要考量节能高效设备应用、供应链优化、生产流程改造、员工教育培训等。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则认为,首先,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为满足欧盟对碳排放的要求,可能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和环保改造,增加成本和投入;其次,中国动力电池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和管理系统;此外,欧盟对碳排放进行分级和设定相关阈值,可能会对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产生影响。

在电池回收方面,杨林认为,目前我国电池回收利用产业走在了全球前列,退役动力电池基本百分百回收,所以影响并不太大。为了适应《新电池法》,我国相关企业要加强和欧盟企业合作,加快在欧洲建立电池回收工厂的进程。

宁德时代等企业开启零碳布局

伴随欧盟《新电池法》生效,中国企业以及相关行业协会也纷纷提前布局或有所行动。

“2022年,我们已经在四川宜宾建设了首个零碳工厂,公司在零碳方面的提前布局,将有利于更好应对欧洲用户的相关需求。”近期,记者前往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位于宁德的总部园区参观时,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获悉,2022年3月,知名认证机构SGS为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颁发PAS2060碳中和认证证书,该公司的宜宾工厂成为首家零碳工厂。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使宜宾工厂80%以上能源来自水电,每年可减少约40万吨碳排放。

今年4月,宁德时代发布了零碳战略:公司将在2025年实现核心运营“碳中和”,2035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今年8月11日,宁德全资子公司瑞庆时代获得SGS颁发的碳中和认证证书,成为宁德时代首个储能电池零碳工厂。

不仅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蜂巢能源、远景动力等动力电池企业也纷纷开始布局零碳工厂,加快向低碳化转型的步伐。另据了解,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也在推进《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碳足迹计算评价方法》等团体标准的制定,推进对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积分购买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