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息分期不买亏得慌?促消费好工具还要好设计

   2024-06-09 130

节后消费这把火还在持续燃烧:电影市场几部大片你追我赶,网红旅游城市淡季不淡。可能是看到了消费者短期骤增的资金需求,近期多个电商平台不约而同地加大了免息分期服务力度。

某旅游OTA平台提供3期、6期免息分期。以北京至哈尔滨旅游线路为例,涵盖上千个跟团游、自由行产品。如果选择原价3980元的5天4晚行程,选择6期免息分期,首付666.33元就能玩转哈尔滨。从一次性拿出近4000元降到每月只花600多元,资金压力小了不少。

电商平台的免息分期更加大方,3期起步,多的可达48期,覆盖范围从手机、珠宝等高价值商品扩展到食品、日用品、服装鞋帽等。不仅有平台自身的金融产品参与,还集合了多家银行的信用卡分期和满减。用消费者的话来说,蚂蚱也是肉,本来还在犹豫买不买,一看免息分期加满减,不买亏得慌。

与传统的信用卡分期或汽车免息分期不同,目前各大平台推出的免息分期通常不产生利息或服务费等额外费用,消费者支付的总价就是商品定价。虽然并没有减少实际支出,但消费者有可能因为分期分摊了资金压力而更愿意消费。看似简单的免息分期服务,有效帮助消费决策完成“临门一脚”,还不影响消费者宝贵的现金流,让剩余资金继续发光发热,在推动消费持续回暖方面可发挥应有作用。

平台、银行和商家大都能从免息分期中受益。据了解,银行、平台提供免息分期服务主要是为了获客,也从商家端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相比竞争全网“最低价”,商家为了促成交易,更愿意支付服务费开通免息分期,这实际上是一种适度让利、薄利多销的促销策略。有商家表示,使用免息分期后,成交额提升了30%至40%。

免息分期既不是馅饼,也不是陷阱,它只是促消费的好工具。要让其发挥应有作用,还得完善规则,进一步打消消费者顾虑。

很多消费者担心免息分期商品会把服务费加在总价里,羊毛出在羊身上。实际经营中,确实存在这样的可能。这要求平台应守住价格信息透明、交易公平公正的红线,便于消费者广泛比价,选择性价比最高的那个商品。

除了部分直接支持银行信用卡分期的平台,多数免息分期往往使用平台自身的金融服务。这方面,平台需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不过度收集数据、不滥用消费者信息,保护消费者隐私。

另外,平台方有必要设置更为清晰的使用界面。例如有消费者投诉,付款时以为是分期免息,账单出来却发现被收了服务费,查询才发现,当初免息分期界面上有很小的字,提示只有特定期数才享受免息,自己不经意间更换了分期期数,就要支付服务费。这算不上平台主观犯错,但多几次醒目提醒,帮助消费者避免误操作,可改善消费者体验。

消费者也要算好总账。免息分期后,单笔支付金额降了不少,可这里分期一件衣服,那里分期一部手机,累计下来一个月还款支出可能不少。免息分期也要量入为出,消费者需根据自己的还款能力综合考量。这一点上,如果平台能在支付界面提醒分期还款总额就更好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积分购买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